搜尋
Close this search box.

中醫望、聞、問、切四診合參

李深浦醫師看診

中醫診斷學有所謂四診法─望、聞、問、切,許多人會好奇,有些人覺得也太玄,驚訝為何中醫師脈一把下去,中醫師就對你的身體概況如數家珍?加上宮廷劇都有御醫為皇帝、娘娘們把脈診斷劇情,因而很多人真以為中醫靠的就只是把脈。

中醫望、聞、問、切是什麼?

李深浦中醫師是現今中醫藥界少有能將《西遊記》裡蘊含中醫養生看得透徹的中醫師,他在很多受訪裡都分享過《西遊記》透露出養生智慧。

《西遊記》內透過各種人物,巧妙地將中醫藥的精微描繪出來,比如第六十八回寫到孫悟空替一位國王懸絲診脈橋段時,以詩論中醫望、聞、問、切四診:

醫門理法至微玄,大要心中有轉旋。

望聞問切四般事,缺一之時不齊全。

第一望他神氣色,潤枯肥瘦起和眠;

第二聞聲清與濁,聽他真語及狂言;

三問病原經幾日,如何飲水怎生便;

四才切脈明經絡,浮沉表裡是何般。

我不望聞並問切,今生莫想得安然。

以此詩論可見中醫重視四診合參診斷。

當你走進診間,中醫師會聽你的主訴狀況,看你的舌苔、幫你把脈,依據診斷結果會開藥或施針灸等等,您或許會感到很好奇,就這樣?

中醫診斷專業哪那麼簡單?!

中醫望、聞、問、切四診合參的特殊就在於觀其外而知其內,除了經過四診得出的訊息,仍會與中醫辨證法如八綱辨證、證候分類等相互合參判斷,按證施以治療。

中醫四診法─望、聞、問、切,分別意涵為何?

《醫宗金鑒.四診心法要訣》中說:「望以目察,聞以耳占,問以言審,切以指參。」

望以目察就是中醫師透過視覺觀察病人狀態,謂之望診。

當病人走進診間,中醫師就在觀察了,觀察患者精神狀況、氣色、身體體形、身體狀態。

何以「望」病人的神色體態?

有諸內必形諸於外,體內病理有變化,會外顯於外之表徵,所以需要觀察病人臉上氣色,是有氣無色,還是有色無氣,抑或氣色皆無,別小看觀察臉,臟腑有問題,臉部各有相應,看臉上狀況也能知身體毛病。

除此也要看看求診者的眼神,整體的精氣神狀態,觀察其動作舉止是否順暢,也要察看患者的舌苔、舌色、舌質等變化。

《難經本義》第六十一難揭示:「望而知之謂之神」,如果一個醫生,他能觀看患者就能知道他有什麼毛病,那可說這醫生真的很神,如同神醫。

聞以耳占:中醫師以聽覺、嗅覺辨別患者在聲音、氣味、呼吸間的變化,是為聞診。

中醫師經過專業的診斷訓練,透過耳朵聽,便可以聽得出患者說話時的聲音洪亮大小或細微斷續,比如感冒、咳嗽、鼻塞的說話聲和氣息自然都不像正常時一般,聲音、氣息等都可以透露出身體狀況,聽其呼吸之間的喘息是否勻稱,嗅覺則可以透過鼻子聞到病人散發出的氣味,很多人病久了,體內有股病氣,散發出來的氣味都有助於辨證。

問以言審:詢問病人病情及相關的症狀,叫做問診。

《中醫診斷學》有十問歌:

一問寒熱二問汗,三問頭身四問便,

五問飲食六胸腹,七聾八渴俱當辨,

九問舊病十問因,再兼服藥參機變,

婦女尤必問經期,遲速閉崩皆可見,

再添片語告兒科,天花麻疹全占驗。

聽病人主訴症狀之外,仍有許多需要注意之處,除了目前的主要症狀,也要看看過去是否有舊疾,包括病程多久了,其間病程有無變化,有無正在服用其它藥物?會不會自覺口乾,喝水喝得量夠嗎?須抓住特點詢問以釐清病因、病證。

 

切以指參:切按病人寸、關、尺脈以綜合了解病人脈象與身體變化,是為切診。

中醫師脈診應當是大家最為熟知的診斷法,不過脈理幽微,脈有脈象,比如明朝李時珍所撰《瀕湖脈學》就列舉了27種脈象,不是那麼容易就學得會。

脈診需要敏銳的手指觸覺並有相當豐富經驗,能對病情詳加分析判斷,由患者主訴、自覺症狀,兼以望、聞、問診,再經由脈診來確立辨證論治的指標。


更多文章

您的購物袋

您將離開台灣深浦官網,前往深浦國際購物網站,該網站能為居住海外的您提供便利性的購物服務。

You are now leaving Sheng-pu Website (Taiwan) to our Sheng-pu Website (United States/International). This website is only accessible for our customers outside of Taiwan.